• 關於羅山

    羅山休閒農業園區發展有機農業示範村,景點有羅山瀑布、羅山大魚池、泥火山、鬯蕨生態區、土角厝、富里鄉農會展售中心、六十石山,設置羅山遊客中心,接待來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的旅客,帶您體驗農家生活、DIY泥火山豆腐、炒米香、導覽羅山有機村,認識有機耕作和自然農法

    羅山村

    羅山村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,古名「螺仔坑」。設官治理始於清光緒年間,初時原隸屬於卑南廳卑南招撫局轄下,稱為「黎仔坑社」。光緒十三年台東直隸州成立後,才改稱為「螺仔坑庄」。光復初期隸屬竹田村轄內,民國 38 年設置村辦公室,並以舊名「螺」字諧音,改名為「羅山村」。村落地處海岸山脈西側,南側以螺仔溪與石牌村相交、北側以九岸溪與竹田村接壤,全村面積約25平方公里,擁有豐富的地質景觀及多元的自然環境,具有瀑布、泥火山、溫泉、惡地、丘陵、河川、湖泊等各式豐富的地質景觀及遊憩資源。境內產業以農業為主,水稻為大宗,並有少部份雜糧、果樹、竹林產業,因為羅山三面環山的天然地勢造就的獨立生態,民國92年在花蓮農改場的推動下,成為全國第一個「有機農業示範村」,簡稱「羅山有機村」,是台灣有機農業發展的先驅,也是富里鄉有機耕作的核心區域。
    悠活羅山:羅山社區發展協會在富里鄉農會的協助,花蓮富里羅山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推動里山倡議,成立羅山休閒農業園區,成為有機農業示範村。來花東縱谷六十石山賞金針花的旅客,不妨順路富里鄉農會展售中心買富麗米農會便當,跟富里竹猩猩合照,跟富里導覽解說班預約農村旅行
    broken image

    羅山休閒農業區

    107年,羅山社區在富里鄉農會的協助之下,以「非政府組織」成功申請加入「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」(IPSI)的會員,同時在林務局、花蓮縣政府及東華大學的陪伴下,開始在區內推動「里山倡議」,同年申請成立「羅山休閒農業區」,期望在有機農業的基礎之下,動員社區組織力量,逐步打造一個符合「里山倡議精神」的生物多樣性環境、資源的再循環和有效利用的社區。在110年4月,「羅山休閒農業區」在4年來的努力下正式成立,成為繼東豐、舞鶴、馬太鞍、壽豐後,花蓮縣第5個休閒農業區。並以「環抱森川、悠活羅山」為核心精神,透過生態、有機的精神,重新整合地方資源,期待透過產業再造的力量,讓羅山能夠真正成為一個與環境和諧共處、永續發展的農村
     
    里山倡議:「里山」一詞源自日文,發音為satoyama,是以世界上類似日本里山地景(satoyama-like landscapes)的複合式農村生態系為對象,它是因人類的生活方式與大自然長時間的交互作用所形成,其願景是「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」。傳統上來說指的是如定期輪伐的橡樹林、松樹林、竹林等次生林,以及可作為覆蓋屋頂、牲畜的飼料與堆肥等用途的草地。日本傳統的農村地景包含多樣的農村環境,譬如︰耕地和果園、稻田、灌溉用的池塘和溝渠、村落與農場本身,里山地景正是由里山和這些環境所組成複合式的農村生態系。而「里山倡議」的願景,是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,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「為了達成人類與環境永續共存的理想,而必須做出的努力」。